用專業,做病友的後盾|專訪協會物理治療師林子逸
發佈日期:2021-03-26 文/企劃部 黃孟璇 精選主題
用專業,做病友的後盾
— 專訪協會物理治療師林子逸
如同一棵站得高挺的大樹,個性沉穩,舉手投足不動聲色。在協會裡無論是輔具問題,或是病友筋骨痠痛的疑難雜症,只要關於物理治療與輔具應用的專業,都是他的守備範圍。
他是林子逸。
在協會服務的契機與過程
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學系,在林口長庚醫院實習後,原本和一般物理治療師一樣,先投入診所執業了6年。後因隱疾復發,在離開繁忙的診所後,決定參與「台北市社區復健計畫」,服務亞健康的長者,提供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活動與衛教。當時這個計畫是長照2.0的前身,內容主要是帶著社區的年長者做一些健康運動,在幫助他人之餘,也能自我調理身體的狀態。
子逸在「台北市社區復健計畫」下做了10年,接觸不少復能相關的訓練後,身體狀況逐漸明朗。剛好在計畫終止那一年,協會決定要聘專職的物理治療師。由當時認識的職工介紹下,於民國104年加入協會這個大家庭。「以前在治療所或是診所服務,作業模式以個人接案為主。治療師只要在排班時到指定地點服務,下班前再報帳即可,所以一整天下來不太會與人接觸。」在提及與過往工作性質之間的不同時,子逸如此說道。在協會服務,特別可以感受到「人」的溫暖。因為有「夥伴」一起工作,往同個目標邁進,帶給他同舟共濟的感受。
平時子逸一週的工作安排,大約會花上一半的時間到病友家裡進行服務,在看似繁重的工作日程中,最讓他感到欣慰的時刻,來自於幫助病友做物理治療時,病友帶給他的直接反應。他笑談道:「病友的問題得到緩解時,當下發出的驚嘆聲與訝異表情,就能夠帶給我不少成就感。」這也加深了自己做這份工作的初衷,讓每個人體悟到原來自己的身體可以被如此調整,其實也是在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。並且在服務過程中,持續修正復能的目標,將治療方式調整成更適宜病友個人的操作模式。
專業養成的累積與見解
多數人可能都是在身體痠痛或筋骨發生問題,才會尋求物理治療的協助。並且直覺聯想到的都會是傷後「復健」,但那只是物理治療的其中一部份。「從長照2.0開始,物理治療師主要協助的目標轉而朝向『復能』居多。」子逸解釋,「復能」的重點在於「重建」日常活動。即便有些病痛無法完全治癒,但透過復能的設計,尚且能延續基本的生活功能。而「復能」也是子逸將專業運用於幫助病友上,最主要的目標之一。
除了物理治療外,「輔具評估」也是子逸在協會服務的專業領域。持有甲類輔具評估人員雙證照的他,對於病友在面對不同病程階段的輔具使用需求相當熟悉。子逸解釋,「輔具評估並非評估輔具或是介紹輔具。其主要為評估病友身體的功能,了解他還有哪些能力可以操作輔具。」一般而言,輔具評估的服務分成兩個階段執行。第一個階段是「能力評估」,接下來則進入「輔具使用訓練」的流程。
在能力評估部分,以眼控滑鼠為例,評估病友用眼的能力主要有三個:一個是移動能力,也就是追視的功能,眼睛是否能夠追著物品看;一個是眼睛凝視的能力,眼睛是否能夠盯著一個地方觀看;一個是眼皮可以打開的程度,此功能就較偏向生理功能。病友的能力評估階段完成後,才會進入輔具使用的訓練。
輔具使用訓練的主要服務內容為提供使用輔具的技巧與建議,並依照病程發展,從前期、中期至臥床期,因應病友的身體狀態,而有不同的輔具使用需求。(可參考以下內文圖示做進一步了解)
遇到困擾 先解決它比較重要
除了給予心靈層面的扶持,子逸在工作上更重視的是專業與實務需求。「我時常和病友說,當我們遇到困擾,比起治療疾病,解決生活困擾更重要。因為這是疾病的問題,不是病友的問題。」病友回饋給子逸的感激之情,不勝枚舉。曾經有一名病友的故事特別讓子逸印象深刻,那名病友在確診前的職業是廚師,後來因為病症關係,漸漸無法親自下廚,但因為對美食的熱愛,與那份想要與家人共享美味的熱忱,在子逸幫助下,運用按鍵滑鼠控制平板,一字一字打下訊息,將食譜傳授給她的女兒,再由女兒做出菜餚,透過輔具幫助下,一道道懷念的家常滋味得以重現於家人團聚的飯桌上。
給病友的日常保健
「再如何厲害之人,都難逃疾病的折磨。」因此他強調身體保養的重要性。「養身之道,在於自己對身體的理解。」如何在動靜之間,協助病友伸展與放鬆筋骨,就是他能提供的專業解惑。針對病友常見的身體活動問題,子逸分享了三個保養身體的簡單運動,病友可以透過以下的教學圖文,維持身體狀態,居家也能做好自身保健。
1.肩頸疲勞的緩解運動
子逸推薦:簡單的甩手運動
動作說明:
輕輕帶動兩隻手臂,往前後、左右、內外旋轉。擺動的力量可依照病程發展漸漸放輕與調整。
2.手指頭的運動
子逸推薦:手指伸展
動作說明:
當伸直手指的力量漸漸不見時,許多病友常常會握拳。子逸建議病友可以多做把手張開的動作,避免手指彎曲攣縮,得以盡量維持手指的力量與狀態。
3.腰部不適問題緩解
子逸推薦:腰部往左與往右的側彎伸展
動作說明:
病友若是還可以坐著,可以試著伸展腰部。除了彎腰伸展之外,子逸建議側彎伸展效果會比較好。身體應左右對稱,只要有維持腰部肌肉的平衡,骨盆就會平衡,坐著的時候比較不容易覺得坐骨突出處,有頂到骨頭的不適。
以上運動,以初期病友為主,病程中期以後,可請治療師到府再指導及調整方法
做病友背後的強大後盾
在協會5年的工作生涯中,子逸深刻感受到家人與社會支持系統對病程治療的重要性。在過去曾經接觸的案例中,曾經目睹過病友因為年輕時沒有善待身邊的人,因而在中年罹病時逐漸失去支持系統,苦於沒有照顧者的狀況下,在短短幾天內因為呼吸困難而離開人世。他說道,「因此能夠繼續留在協會服務,某一部分也是為了成為病友的後盾。」在與病友互動過程中,發揮自己專業素養,嘗試解決大家的困擾,也協助連結不同部門。感恩一路上子逸在專業領域上的幫助,協會得以持續讓這份愛,化作更實際的輔助,幫助更多人,做病友背後最強大的後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