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照亮黑暗的燭光
---周建福大哥的生命故事
活在當下
在門打開後,看到的是晚餐時間一家人的日常,還有坐在主椅上和我們道歡迎的周哥。
周哥名建福,喜歡運動,熱愛傢俱事業,並且擁有十分正向、樂觀的特質。儘管因為肺功能衰退的關係,他說話的速度比較慢、比較喘,但卻絲毫不影響訪談的進行,甚至時不時因為大哥的幽默,讓我們忍不住笑出來。
在發病之前,他喜歡打羽毛球,直到四十歲因為痛風的關係,才不得不停止,但這也不足以阻擋他對於運動的熱愛,於是開始改打高爾夫球。周哥說,還好有高爾夫球,他才能及早注意到身體的狀況。
一開始是發現自己擊球的距離變短,擊球也越來越不準,但當時以為是疏於練習,也不以為意。直到隔年的健檢,檢查出自己的握力減少了將近一半,才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,經過輾轉的求醫過程後,最終確診ALS。
雖然只是在敘述自己確診的過程,但從羽毛球到高爾夫球,其實就能看出周哥對於生命是抱持著「活在當下」的態度,山不轉,路轉;路不轉,人轉。當一條路無法再繼續走下去時,選擇別條路繼續走下去。永遠有路可走,周哥的生命態度就是如此積極進取。
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刻
當時確診之後是如何轉換心境的呢?周哥回答:「面對現實,不浪費時間!」
他說,其實第一個想法是「說不定自己是運氣好的人」,說不定還能夠撐到未來出現治療漸凍症的藥物的某天。會有這樣的想法,也是因為還有熱愛的傢俱店無法放下。還是會抱持希望,還是會捨不得。
周哥投入傢俱產業二三十年,甚至在發病前兩年報考了中國科大室內設計專修班,進行為期兩年的進修課程。而在確診後也是一直在自己的傢俱店繼續打拼,直到真的沒辦法了,才只好忍痛放手。
曾經尋找合夥人將傢俱店延續下去,然而一直找不到適合的人選,對此周哥說:「說不定就是老天要讓我休息吧!」現在回想起來,反而覺得兼顧疾病與事業或許更會是一種負擔,能讓傢俱店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刻,也是挺好。
作照亮黑暗的燭光
而對於這樣的疾病,周哥把它當作是一個人生的磨練,他說,每個人都有一個關卡要過,只是我們的比較大。就好比最困擾周哥的呼吸器,一般人沒辦法想像喘一口氣有多麼不容易,而無法喘上一口氣時又是多麼的痛。周哥在今年二月時因為呼吸器故障,而被緊急送醫,他說在那段無法喘過氣的時間,是沒有任何文字能夠形容的痛苦。
正是因為漸凍人的日常生活十分依賴醫療用具,周哥認為病友間的交流十分有幫助,能夠互相分享彼此的心得,有問題時也能及時解惑。他透露出想互相幫助的想法,也說出了讓我最印象深刻的話:「能把我剩餘的價值發揮出來的話,那會讓我更開心,也讓我的生命更有意義。」
其實在我們見到周哥之前,周哥就已經在line上寫下許多關於自己的經歷及罹病的過程,也積極地展現對於這次生命書寫活動的熱情。然而周哥想寫下的卻與一般人不同,他並不急著將自己過去的人生紀錄下來,他想記錄的是他發病的過程、階段、使用的輔具以及想法等等,希望留下對於其他漸凍人夥伴有幫助的訊息。
因為年輕時在傢俱業的打拼,還有自己在扶輪社所認識的社團夥伴,而身邊又有貼心照護自己的太太及家人,周哥自認自己在確診的過程、病程中遇到的困難,和其他病友相比之下比較沒這麼多,也自認自己算是比較幸運的人。因此周哥在看見其他人遇到困難時,便開始思考有什麼是自己能夠幫上忙的,或是能夠用自己的力量,避免其他夥伴在病程中遇到困難,或是讓大家能夠有更好的生活。
碰巧在一次協會所舉辦的家屬紓壓心得座談中,得知協會內還有經濟比較弱勢的夥伴,於是在太太的提議下,周哥在社團發起了為漸凍經濟弱勢者的慷慨捐囊,截至今年三月,已有15位病友獲得來自扶輪社為期一年、每月兩千元的補助。周哥說,這並不會只是短暫的花火,而是在自己能夠幫助的範圍內,希望繼續延續下去。不僅是心願,也是他與太太的初衷。
無論是在談論如何讓漸凍夥伴的生活過得更好、更有品質,或是在談論病人自主權利法時,儘管講起一句話都需要喘一口氣,但周哥炯炯的眼神以及急切地想講出更多話的樣子,都讓人感受到,周哥對於幫助他人這件事擁有比任何人都迫切的熱情,同時也已經付諸行動,例如推動建立各不同階段的小群組,讓同階段的病友互相分享經驗以及生活小撇步,讓病程路上能夠少走些冤枉路,便是周哥已經在推廣的事情。
患病必然是令人受挫的事,然而周哥卻將這件事化為能夠照亮別人的機會,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。我想這就像是蠟燭吧,雖然被點燃後,蠟燭會漸漸融化,漸漸消失,然而換個角度想,燃燒著自己的火焰,卻同時也能照亮黑暗,帶來溫暖。
雖然周哥開玩笑地說,與其他人相比,他的人生稱不上是特別,只能算是隨處可見的普通人,但聽到他對於漸凍夥伴的理想以及抱負之後,我卻覺得能對於生命抱持著如此樂觀、正向的態度,甚至願意為了其他夥伴而付出的周哥,已經比他自己所想的還要不平凡、還要偉大。
在短短一小時多的訪談過程中,能夠感受到周哥對於「病人自主權利法」有很多想法,他認為很多病友不敢面對,因而錯過了適合簽署的時間點,那反而是不好,應該要趁著還有能力思考、表達的時候決定清楚。
他還談到,若病程到了後期,只能夠躺在床上什麼也做不了,那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不如就好好地離開,讓生命的句點是寧靜而穩重的。
留下生命的標誌
在最後離開前我們也不忘照張大合照,紀念難得的緣分。
聽完周哥的分享,知道他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幫助到別人,希望能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,甚至是進一步照顧到心理層面。我想這樣的理想,一定能在周哥的努力下實現,在周哥自認平凡的一生中,留下代表性的印記!
漫漫長路,慢慢前行
---周建福大哥的生命故事
如果人生是一場不能回頭的旅行,是一場只屬於自己的旅行,那麼我們替自己的旅程記下了什麼樣的風景呢?途中或許偶爾開心雀躍,偶爾傷心流淚,一次次的情緒波動與轉變,刻下了一個個的里程碑,造就了不一樣的自己,並匯聚成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,這些珍貴的寶藏是旁人無法輕易體會及理解的。而這次有幸透過訪問及生命書寫,窺見他人生命的樣貌,汲取別人生命旅途中的點滴與智慧。
心.晴
明亮的客廳,餐桌上的家常菜、一旁童言童語的小孩,招呼我們的周哥與他的妻子,一切都與一般所見的日常無異,除了,周哥臉上的呼吸器。好奇心油然升起,如此的「正常」是正常的嗎?很快的,我就在周哥身上找到了解答。和煦的笑容,幽默的談吐,爽朗的笑聲,彼時彼刻的周哥有著一顆晴朗的心,就是那顆晴朗的心影響了外在的氛圍,將積極與正向渲染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。
從不平凡到更不平凡
從事傢俱產業二十多年的周哥,看見了不一樣的市場需求,在一次的考察後,毅然決定報考中國科大室內設計專修班。經過兩年的洗禮,對於室內裝修與傢俱產業結合有了更多不一樣的想法。畢業在即,正要展翅高飛時,卻發現對於自己熱愛的高爾夫球越來越力不從心,擊球距離遠不及內心預想的距離。「疏於練習吧?」周哥不以為意的想。然而卻在隔年的健康檢查,發現肌握力少了30%。輾轉經過2~3間醫院的檢查,終於確診是ALS,也就是俗稱的漸凍症。
「我算是幸運的,很快就確診了。」周哥這樣形容。雖不至於千迴百轉,但一再的轉診;卻是遇見只給建議,不給明確診斷的醫生;或是給了診斷,卻又沒有給出明確醫治方法的醫囑,在在的延誤周哥的治療。責怪醫生嗎?或許略有猶疑與疏忽,卻也不忍完全歸咎於醫生,在當時的醫療體系中,對於ALS的了解不夠完善及普及,那樣的作為或許稍能理解。就這樣,周哥不平凡的人生,變得更加不平凡。
逆流而上,順水而下
在確診當下,周哥的潛意識帶著他悄悄的溜走,溜到到一個只有工作的天地,彷彿ALS不存在於那片土地。然而日漸難以掌握的身體硬生生將周哥拉回現實。「沒有最糟,只有更糟。」周哥打趣的說。沮喪並沒有吞噬掉周哥,心念一轉,「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關卡,只是我的比較難而已。」於是周哥開始樂觀的面對屬於他的人生關卡,積極的尋求各種方法,中醫針灸、類幹細胞療法、外國用藥、電療、埋針,幾乎所有親朋好友推薦的方法,無一不試,力求在疾病的洪流中逆流而上,與之抗衡。眾多的建議方法中,唯獨求神問卜沒有被採納。因為周哥認為,那樣的作法沒辦法解決問題,但信仰的力量並沒有被否認,因為信仰,所以願意相信自己是幸運的;因為相信,所以更努力去嘗試種種的可能。隨著時間推移,漸漸的一個個方法陸續被捨棄,套句周哥的話,因為「攏無效啦」。但放棄從來不是周哥的選項之一,一次次的嘗試,伴隨著一次次的失敗。周哥從一開始的逃避到積極嘗試,從排斥到欣然接受,最後趨於平靜,找到與疾病相處的方式,順流而下,卻不隨波逐流,用自己的方式順應病情,活出屬於自己的態度。
煙花璀璨,心火燦爛
在與周哥對話的過程中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談及他的事業時,周哥上揚的嘴角及微彎的眉眼,都透露著他對他的事業有多麼的喜愛。然而,這樣的事業,卻因為不可抗因素,成為了過去式。說不難過、不會捨不得,那是不可能的,周哥也曾在許多方法間打轉,試圖改變些甚麼,讓事業得以留存,方法很多,實行卻是那樣的困難。但就在方法間苦惱、周旋的某個瞬間,周哥突然想到,該如何改變了。那就是,改變自己的想法,周哥心念一轉,決定就此收手,讓事業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刻。我想,或許事業終止,但美好的回憶,將會永存在周哥心中,就如同煙花一般,雖然最終都會消逝,但它在夜空中最美的樣子,卻會永遠留在心中,為心中的回憶增添一筆燦爛的色彩。
暮然回首,感動就在原處
「有時候失去些甚麼,才有機會體會到更多平常不會注意的東西。」周哥是這樣說的。因著停下忙碌的步伐,生活中開始出現許多大大小小的美好與幸福,或許是妻子忙於家務的賢慧身影,又或者是孫女日常中那雙無時無刻清澈而充滿好奇的眼。當步調慢了下來,才發現生活中原來充滿了那麼多的溫暖與浪漫。因為多了許多時間,於是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變長了,這樣珍貴的收穫,若非如此剛好的機運,或許就這樣遺失了。生活中從來都不是缺少美好,日常並非理所當然,每一個事物都不是「應該」存在,只是我們往往選擇忽略而已。
著眼現在,放膽除礙
「活在當下」或許可以說是周哥的人生態度,也是他精神的體現,所以周哥常常思考,該如何讓現有的體制及軟硬體設備變得更人性化。周哥看見的不只是個人疾病帶來的困擾,同時他也積極尋求解決方法,不管是醫療設備或其他醫訊,周哥總是盡己所能地掌握資訊。而這樣的積極,不只展現在自己身上而已,疾病或許困住了他的身體,卻沒能妨礙周哥的心,於是周哥的心思便飄到了整個漸凍人協會上。期許能在有限的框架下,達到最佳的生活品質。周哥提出了使相近狀況的病友可以進行更深度交流的想法,希望透過將病友按照疾病輕重程度「分門別類」,讓「同門同類」的病友成立一個自己的對話框,在那裡,他們可以分享更細節的病況;在那裡,他們可以找到相似問題的解決方法,透過交流實務經驗彼此幫助,為彼此注入暖流。同時,他也關注著一些家中經濟活其他因素不方便的族群,思索著,該如何協助他們取得更有效的資源。而這種種的點子並不會在周哥的腦海久居,因為周哥總是會努力的實踐它,把所有想法付諸行動。即便過程有點辛苦,周哥仍然無所畏懼,放膽去做,只因那份積極的心從未動搖過。
最長情的告白,是妳始終都在
「是什麼樣的存在,在支持著周哥前行?」當越來越了解周哥後,便對其背後支持的力量越好奇。當提出這個疑問時,周哥的笑容轉而靦腆,「家人的支持很重要,尤其是我太太。」周哥在敘述這段故事時,還害羞的請太太迴避一下。一路走來,太太的陪伴與支持無疑是最大的動力。此外,太太也總是不遺餘力的協助周哥完成腦海中的點子,好比去年,藉著周太太的提議,扶輪社團中發起了「為漸凍經濟弱勢者慷慨捐囊」的活動,行至今年三月,已為十五位病友爭取了來自扶輪社為期一年的額外補助。而能有這樣的成效,正是因為周哥在民國一百年時加入了扶輪社,透過社團文化及交流,增加了人脈及開闊了視野。救助經濟弱勢的病友這樣的藍圖,就在周哥夫婦攜手努力下,逐漸有了雛形,而周哥希望在更久的未來,能夠持續不間斷的進行這樣有意義的活動,不但能解弱勢病友燃眉之急,更能許他們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,直到永遠。從年少時的相知相惜到病後的不離不棄,兩顆靠近的心從來沒有分離,有的只有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,攜手共度餘生的浪漫。
善終,是對生命的尊重
關於生命歷程的結尾,周哥非常的灑脫。他非常確定自己所想要的是甚麼,於是在經過完全的了解後,認同病人自主權利法這樣的處理方式,希望人生到頭來,能夠善終。他也認為,簽與不簽,關鍵在於病人,因此若要推廣,應該讓病友去做分享,因為只有同路人,才明白那樣的感受。秉持著這樣的想法,周哥參與了漸凍人協會、罕見疾病基金會與台北市立醫療團隊共同推動的方案。或許很多人對於「預立醫療照護」有所忌諱又或者覺得尚未有需求。但其實「預立醫療照護」不只是對自己負責,同時也是對身邊有緊密連結的親友負責。簡單來說,透過專業方法與當事人及家屬一起執行解說及簽立,在專業醫療判定的基礎上,尊重每個人的自我意志,同時也顧及家屬的想法,這樣嚴謹的方式所換來的結果,不僅僅是一個完整的結束,也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及尊重。
剛剛好的圓
從周哥的人生態度中,看見了溫柔與堅毅。1/2的理性用來面對疾病的處置方式與病程,1/2的溫柔給了家人與其他同受疾病之苦的人。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們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關卡,或許難過失落,或許驚慌失措,但永遠不要忘記溫柔的對待自己,理性的面對問題,危機不一定會消失,但身邊充滿愛的人會一直存在,如同家人、如同協會,所以永遠不要害怕,同時也別忘了,在汲取溫暖的同時,讓自己成為最愛自己的人吧,「善待自己」對身旁的人來說就是最大安定,讓我們一起用溫柔堅毅的態度,將人生活成一個剛剛好的圓。
謝謝周哥以自己的人生經驗替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,讓我們知道,無論快樂或傷悲、順遂或痛苦,身旁總會有人默默的陪伴著,許是同時承擔苦痛的人,許是想伸出援手的人。世界很大,人生很難,而陽光,一直都在。願我們都能在漫漫的餘生中,以自己的步調慢慢前行,逆風飛行,向陽而生。